• 00:00 1.
    作業簡介
  • 索引
  • 筆記
  • 討論
  • 全螢幕
作業簡介
長度: 03:59, 瀏覽: 845, 最近修訂: 2021-09-13
ee-class 提供以下 2 種作業類型,方便老師依課程的需要建立,說明如下:
  • 個人作業
    每個人都要繳交
     
  • 分組作業
    組長代表繳交,且組長在交作業時,可填寫分工說明及貢獻度,方便老師了解分組狀況。
此外,更提供許多方便的機制來協助老師管理,例如: 清楚的繳交狀況、催收機制、同儕互評、線上批改、給回饋、作業觀摩等。
重點
  1. 1.
    新增作業
    建立作業通常只要填寫作業標題、期限、成績比重,其他的設定可依老師對作業的要求再進行調整,例如: 自動 email 催收提醒、開放作業觀摩、查詢成績 ... 等。
     
    而相較於個人作業,設計分組作業有幾項重點:
    1. 指定是哪一個梯次的分組作業
    2. 作業繳交,由組長負責,透過單一窗口減少困擾。
    3. 貢獻度設定,由組長 or 組內同學互評
    更詳細的設定說明,請參考「新增個人作業及批改」、「新增分組作業及批改」。
  2. 2.
    設計評分表
    作業的批改,除了可以選擇傳統的直接打分數,也可以透過評分表,依據更具體的評量標準給分數,系統會依據設定的評量指標自動計算總分,讓評分更客觀。
    關於評分表說明與操作,請參考「設計評分表
    997a49b5ca1d1d76410144eb84d22e72_thumb.png
  3. 3.
    同儕互評
    無論是個人作業或是分組作業,都可以進行同儕互評,以下同儕互評的相關重點。

    1. 採匿名互評,評分者與被評分者,均不知道對方是誰;但老師可以觀看
    2. 學生評完後,不能再次查詢及修改已評分的內容
    3. 作業為隨機指派,但會以被評過次數最少的作業優先分配
    4. 老師可以設定評分標準,引導學生觀看作業的內容及評分的方向
    5. 有繳交作業的學生,才可以參與互評;分組作業則由組長代表
    6. 為避免評分認知的落差,老師有調整最後分數的權限
     
    更詳細的設定說明,請參考「同儕互評簡介
    20c8454755295034c5dea9075752c096_thumb.png